行业焦点
为了换上“苹果芯”,苹果都做了什么
浏览量:9749
宣布 Apple Silicon 的那一刻,全世界科技圈发生了一次地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少数派”(ID:sspaime),作者:sainho,36氪经授权发布。
苹果要换「芯」早就不是新闻,但当 Tim Cook 正式宣布 Apple Silicon 的那一刻,仿佛以 Apple Park 的环形大楼为震央,全世界科技圈发生了一次地震。
「Apple Silicon 地震」不仅震动了所有关注苹果的人,更是一场对苹果团队自身的挑战。Mac 换「芯」之后,原来的应用还能不能正常运行?从 iOS 到 macOS,应用能带给用户一致的良好体验吗?
为了这次换「芯」手术,苹果做好准备了吗?
从 Intel 到 Apple Silicon,应用适配的挑战
换「芯」之后的第一项挑战,就是 Mac 应用对 Apple Silicon 的适配。
对于 Windows 与 macOS 之间的应用不能通用,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毕竟两类应用从编程语言、源代码到系统都完全不同。但同样是 Big Sur 系统,应用也都是基于 Swift 语言(或 Object-C),为什么搭载 Apple Silicon 的 Mac,就不能直接运行现有的 macOS 应用呢?
问题就出在「应用编译」这一步。
开发者使用高级语言(例如 Swift、Java 或者 C++)编写应用,形成源代码(Source code),但 CPU 不能直接识别源代码,只能识别二进制的机器代码(Machine code)组成的指令。所以开发者需要借助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成机器代码。
这个过程就像是建筑师(开发者)完成了设计(源代码),但工人们(CPU)没法看着漂亮的渲染图就开始施工,于是还需要技术人员,将建筑师的设计转换为工人能理解施工图纸(机器代码),在上面很多固定格式的标注(x86_64 指令),这就是编译的作用。
不过 Apple Silicon 替换 Intel 芯片后,相当于换了一批建筑工人。很不巧,这群建筑工人读不懂图纸上的 x86_64 指令,他们只认识一种叫 arm64 指令。所以即使建筑师、设计图纸都相同,但是建筑工人是没法照着为上一个团队准备的施工图纸开工。
既然有两个施工团队,那就让技术人员在做施工图纸的时候,一次性标注两套图纸,再打包到一起。到时候无论是哪个施工团队,找到自己能读懂的那一套不就可以开工了?
Universal 2 正是照着这个思路实现的。在 Xcode 12 中,开发者可以选择同时为 Intel 芯片和 Apple Silicon 编译应用,并且会将编译后得到的两套可执行代码文件,打包成一个 Universal 应用。由于包含了两套文件,Universal 应用的体积自然也会变大。不过之后无论是在装有 Intel 芯片还是 Apple Silicon 的 Mac,Universal 应用都能顺利运行。
然而这项技术也不能完美地解决 Apple Silicon 带来的应用适配问题。
虽然在 Xcode 中只需要将应用选为 Universal 就可以开始编译,但如果你有基于某些 CPU 特性的代码,可能需要开发者做相应的修改1 。其次如果开发者使用了第三方(非苹果官方提供)的代码库,那就必须等到第三方代码库的开发者提供 Universal 版本,才能将自己的应用也编译为 Universal 版本。如果应用是支持插件的,插件也必须为 Apple Silicon 重新编译2 。
所以对于开发者来说,Universal 2 并不是一棵忘忧草,想要保证应用能达到之前一样的体验和性能,还是需要付出额外的工作。
不仅如此,Universal 2 最大的问题,是它不支持第三方框架开发的应用。
「框架」是提供给开发者的一套可重复利用的组件,便于开发者快速完成应用开发功能。就像有人给建筑师提供了一套模版图纸,让他不用从头开始设计建筑。苹果官方给 macOS 提供了 AppKit,但同时也允许开发者使用其他团队提供的框架,例如 VS Code 所用的 Electron 和 WPS 使用的 Qt 框架。
为了解决第三方框架应用的适配问题,苹果准备了 Rosetta 2。
Rosetta 2 的思路和 Universal 2 不同,虽然我不能重新做一套带有 arm64 指令的标注,但是我给施工团队发一套字典,让他们自己查字典,将 x86_64 指令转换成 arm64 指令,这不就可以开工了吗?
Rosetta 2 在系统中的位置
在用户从 Mac App Store 下载、通过安装包安装或者第一次启动时,Rosetta 2 就会启动,开始将应用所使用到的指令进行翻译,最终形成一本字典(官方称之为 「Stored translation」)。在应用运行时,发出的 x86_64 指令就会先经过 Rosetta 2 的翻译,变成 Apple Silicon 能理解的指令。整个过程都是会在后台进行,对于用户来说,就像一切如常。
Rosetta 2 可以让用户在 Apple Silicon 的 Mac 上运行原来的应用,但性能和运行速度就无法保证和在 Intel 芯片的 Mac 上一样了。根据开发者的测试,Geekbench 5 通过 Rosetta 2 运行在装有 A12Z 芯片的 Apple Mac Mini Developer Transition Kit 中,单核跑分比 A12Z 在 iPad Pro 12.9 中低了大约 25%。
尽管两者的硬件环境以及芯片频率等因素都不相同,这个跑分对比并不严谨,但 Rosetta 2 对于应用运行效率有不小影响这一点,是可以得出肯定结论的。
在「简介」中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针对 Apple Silicon 编译过的应用,用户还是可以自己以 Rosetta 2 来运行。某些应用本体更新了 arm64 版本,但插件没有更新的时候,用户就可以选择以 Rosetta 2 来启动,保证之前的工作流不受影响。
最后,即使是 Rosetta 2 也不保证能完美运行所有应用,官方文档中明确指出,「Kernel extensions」和针对 x86_64 的虚拟机应用将无法通过 Rosetta 2 运行,只能期待开发者会推出 arm64 版本的应用。
不过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不必太过担心,Universal 2 和 Rosetta 2 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应用适配问题,但它俩更重要的使命是给开发者和用户争取时间。从上一次 PowerPC 到 Intel 芯片的迁移历史来看,苹果从宣布迁移到最终终止对 PowerPC 芯片的系统更新,足足有四年时间,这四年时间一方面让使用 PowerPC 的 Mac 用户得以发挥设备的价值,另一方面给开发者足够时间去适配自己的应用,由此最大程度降低了过渡期对开发者和用户的影响。
有了之前的经历,再加上苹果目前在科技圈如日中天的影响力,给了开发者很大的信心。奇点微博、One Switch 的开发者图拉鼎就说道:
(芯片架构的转变)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不熟悉。但对有点年份的开发者来说,这件事已经发生过一次了。所以开发者们普遍都比较积极和充满信心。
从 iOS 到 macOS,应用如何迁移
Apple Silicon 带来的重大机遇,就是 iOS 和 iPadOS 的应用可以原生地运行在 macOS 中了。
对苹果持续有关注的读者,可能会指出来,去年 WWDC 2019 的时候,就宣布 macOS Mojave 能运行 iPadOS 上的应用了,这次只不过加上了 iOS,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其实虽然结果都是 macOS 上运行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其实这两次有着本质的不同。
去年苹果推出的是 Mac Catalyst 计划,引导开发者将 iPadOS 上的应用移植到 macOS 中。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需要重新编译应用,编译后的应用是可以运行在 Intel 芯片的 Mac 中的(当然有 arm64 的编译版本,也可以运行在 Apple Silicon)。
而今年苹果宣布的计划中,iOS 应用不需要由开发重新编译,就可以直接从 Mac App Store 中下载运行,但只有装载 Apple Silicon 的 Mac 能享受到这项福利。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一个疑惑:既然经过编译可以让 iPadOS 应用运行在 Intel 芯片上,为什么苹果不提供工具,让开发者可以把 iOS 应用也编译一下,也运行在 Intel 芯片的 MacBook 上呢?苹果这么做,是不是为了特意给装 Apple Silicon 的 Mac 增加卖点呢?
想了解背后的缘由,我们还得回到去年 WWDC 上,看看 Mac Catalyst 计划做了什么。
想让一直跑在 A 系列芯片的 iOS 应用运行在 Intel 芯片的 Mac 上,要将应用从 arm64 编译到 x86_64 版本,这恰好和从 Intel 迁移到 Apple Silicon 的过程相反。但这么多年阻止 iOS 登陆 macOS 还有更深的原因:两类应用的开发框架不同。虽然都是苹果的原生开发框架,但 iOS 应用使用的是 UIKit,和 AppKit 完全不同。
而 Mac Catalyst 所做的,是确保 AppKit 和 UIKit 所使用一样的底层技术,并移植一部分 UIKit 组件在到 macOS 中,这样也就实现了在 macOS 中运行 iPadOS 应用的目的。而今年 iOS 应用能登陆 macOS,同样是依靠 UIKit 在 macOS 中的移植,而且比 Mac Catalyst 更方便的是,因为 iOS 应用本身就是为 A 系列芯片编译的,在 Apple Silicon 上都不需要开发者重新编译,只需要开发者在后台开启跨平台选项,用户就能在 Mac App Store 中搜索到 iOS 应用。
将这两届 WWDC 串联起来看,为了实现系统大一统, macOS 与 iOS 在底层技术和交互层面上不断融合,其中开发框架自然也会开放融合,Mac Catalyst 项目只是 UIKit 与 AppKit 在融合过程中诞生出的副产物。去年就提供给开发者,而不是等到今年,其实是给开发者多一年时间,去尝试同时适用全平台的交互与开发范式。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站在苹果的角度,不难看出投入人力物力实现 iOS 应用在 Intel 芯片的运行,其实没有太大意义,毕竟两年后所有的 Mac 产品线都会是 Apple Silicon。
更重要的是从开发者的角度出发,Mac Catalyst 其实并没有明显地吸引 iPadOS 应用开发者投入精力,因为直接移植的应用品质不佳,并不能吸引消费者付费。正如国外知名设计团队 Iconfactory 在 《What to Expect From Marzipan》一文中说道:
如果做一个 Mac 应用只是拨开开关的功夫,客户为什么要为它付费呢?
所以开发者也不买账 Mac Catalyst,由此一来,苹果团队自然会全力投入到 macOS 与 iOS 在 Apple Silicon 上的融合,而不是开倒车,去解决 iOS 应用在 Intel 芯片上运行的的事情。
当然,macOS 与 iOS 的系统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iOS 应用目前也只是能运行在 macOS 上而已。从采用 Mac Catalyst 的应用表现来看,iOS 应用运行在 macOS 上,会因为硬件差别、UI 差别与系统差别出现不少体验上的问题。
One more thing
自从 2015 发布 Apple Music 之后,苹果似乎已经忘记了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的「One more thing」环节,这次 Apple Silicon 的宣布,虽然 Tim Cook 没有念出这句「咒语」,但是达到了相同的效果。
对于我来说,让我振奋的不仅是 Apple Silicon 出现后,Mac 系列可能会出现的巨大变化,更是折服于苹果团队为实现目标所做出的精心准备。为了实现横跨多种类的大一统系统,微软选择直接将 Windows 通用于不同设备,谷歌选择从 Chrome OS 和 Android 两条路线尝试。而苹果选择的是先硬件、再软件,先底层、再 UI 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让目标逐渐变为了现实。
其实技术路线本身并没有对错优劣,但相比各种天马行空的技术设想,工程师呕心沥血做出的成果,更让我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