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焦点
研究发现:习惯戴口罩之后,我们身边的“脸盲”更多了
浏览量:11473
“不知妻美”的脸盲越来越多?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受疫情影响下,口罩也史无前例地成了当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近来,有多篇研究发现,当人们戴上口罩过后,面部识别能力却出现了下滑。不过,受不同地方文化因素影响,在中东地区和亚洲部分国家,即便身边人都戴上了口罩,人们的面部识别能力似乎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影响。这篇文章原标题是In an Era of Face Masks, We're All a Little More Face Blind,作者Elizabeth Preston在文章中引述了几篇研究成果,提到了口罩时代下人们更容易出现脸盲的可能性。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口罩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当我们出门在外的时候,要么戴着口罩,要么就是在看那些戴口罩的人是谁。
然而,即便是自己的熟人,在口罩的遮挡之下,你可能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识别出他们。即便是某些多年以来一直从事面部识别科学研究的人而言,也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
“事实上,为了了解戴上口罩后的面部识别能力,我还专门花了一天时间来测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认知神经科学家玛琳·贝赫曼(Marlene Behrmann)称。贝赫曼从事面部识别科学研究已有几十年时间。
贝赫曼原本计划去跟卡内基梅隆大学有合作关系的医院外会见一位同事,没想到这位同事就坐在她对面,只不过对方戴了口罩。不过,“那位同事把头发剪短了。”贝赫曼说。
对于为什么口罩会增加识别他人面部难度这一问题,实际上科学家们已经略知一二。
在这之前,就存在有关研究,其实验主要就针对普通人以及脸盲人士的大脑展开了研究。然而,即便我们身边的人完全隐匿了其身份,我们仍然有办法找到对方。
“我们在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都会借助面部识别。”加拿大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视觉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家艾雷兹·弗洛伊德(Erez Freud)说。
从他们的脸上,我们能发现有关其个性、性别和情绪的线索。“对于我们的感知而言,这些是非常基本的元素。在此基础上,你会发现,大家的面孔突然之间就不再一样了。”弗洛伊德说。
因此,弗洛伊德和他的同事决定展开研究,了解口罩到底是如何损害人们的面部识别能力的。
为此,他们招募了近500名成年人,在线完成一项普通的脸部记忆任务。实验对象首先会观察许多陌生的面孔,并且在越来越困难的条件下尝试识别他们。在这项实验中,50%的参与者看到的人脸,都戴着医用口罩,并且完全遮挡了他们的嘴和鼻子。
对于这项实验,如果实验对象看到的是完全遮住嘴和鼻子的人脸,那他们在测试中的得分则会大大降低。这项实验的作者,上个月已经在网上发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完成同行评审。
今年6月,苏格兰斯特林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的研究人员也发布了一篇类似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同样没有完成同行评审。
在这项研究中,138名成年实验对象在线上完成了人脸匹配测试。当科学家尝试给屏幕上的人戴上口罩过后,这些实验对象的面部识别能力就会出现明显下滑,甚至有些名人的面孔也无法识别出来。
在弗洛伊德的那项研究中,有13%的实验对象在识别戴有口罩的面孔时感到非常吃力,以至于可以说他们的表现几乎与患有脸盲症的人相当。而在没有戴口罩的情况下,只有3.5%的实验对象才有这般低下的识别能力。
就普通人群而言,一般每50人当中可能有1个人存在脸盲症。有的人可能一生中都有脸盲症,有的则可能是因为脑部受到创伤后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当然,也不能因为你无法识别戴口罩的人,就直接判定你患有脸盲症。不过,“它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这一点大家还是略有所知的。”贝赫曼说。
她还补充道,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面部识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几乎是瞬间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熟悉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更复杂。
“正是因为我们非常了解对方,有时候反而很难去了解面部识别这个过程到底是如何展开的。”贝赫曼说。
因此,科学家们就通过研究有脸盲症的人,希望来进一步了解面部识别有关的内容。
也有不少研究,其挑选的实验对象都是没有脸盲症的人。在这些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实验对象的识别难度,比如把人脸完全倒置,或者将面孔完全模糊,只保留某个面部特征,或者拿名人的面部五五拼配,比如把著名演员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的嘴和已故电影演员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的鼻子拼凑在一张脸上。
根据这些研究,其中一项发现就是,面部识别是整体而言的,即瞬间发生的。我们不会分散式地去观察人们的面部特征,而是一眼就看清整张脸。如果面部有一半都被口罩所遮挡,那这一识别过程就会受到影响。
不过,即便受口罩影响,也并非全无收获。研究表明,在所有的面部特征中,我们通常最依赖于眼睛来识别他人。即便是只能看到对方眼睛这个唯一面部特征的情况下,也许我们会在识别上受挫,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发现一个人的身份和情绪。
“许多信息都是通过眼睛区域来传达的。”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kbeck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心理学家理查德·库克(Richard Cook)说,“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得有关信息。”
“我们也会借助其他线索。如果这些线索有帮助的话,我们还可以回溯这些线索中的一些线索。”贝赫曼说。
例如,我们可能会通过人们走路或说话的方式来识别他们,或者通过其头发或者发型来识别(贝赫曼最近剪短发的同事这种情况除外)。脸盲人士可能就需要这些额外的线索来进一步识别某人的身份。
另外,识别人所在的文化也相当重要。在某项围绕“头巾效应”这个主题而展开的实验中,当需要识别的对象只露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时候,来自埃及和阿联酋的实验对象,由于其文化中女性通常都需要用头巾遮挡住头发,他们在面部识别方面的能力,基本上比来自英国和美国的实验对象要强。
在某些亚洲国家,即便在疫情暴发之前,在公共场合戴口罩防病毒传染本已就司空见惯。那么,在这些国家里,人们戴上口罩过后,是否会影响彼此之间的识别呢?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日本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的认知科学家渡边克己(Katsumi Watanabe)称。
遗憾的是,对于这个有趣的问题,相关研究却非常少,但早期的研究已经暗示出,人们在通过面部来识别情绪方面存在文化差异。
“西方人更倾向于根据嘴部区域来解读面部表情,而东方人则更倾向于利用眼睛区域的信息来解读面部表情。”渡边克己说。
因此,如果是在日本的话,即便人们戴着口罩,可能他们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也不会出现太大的识别问题。
不过,如今非常年幼的人可能会经历长期的负面影响。据库克称,戴上口罩的婴儿和蹒跚学步的孩子可能很难有机会调整他们对面孔的整体理解。“如果存在某种持久的影响,我认为这将在这些正在成长的年幼之辈身上看到。”
对此,库克无法确定的是,这些孩子的面部识别能力,是否会像后天习得的第二语言一样,也许会存在一些“口音”问题。
库克补充说,就目前而言,最困难的仍然还是成年人。在他和同事针对脸盲症人士展开的研究报告中,他们写道,“我们了解到,那些通常在面部识别方面没有问题的人,现在开始遇到困难了;而那些本来在面部识别方面就有困难的人,则更加困难了。”
译者:俊一